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農行“金融大腦”正式亮相!智能金融的時代還遠嗎?

2018-02-19 00:47
Alter聊IT
關注

就在剛剛,百度和農業(yè)銀行共同發(fā)布了一個最新進展:百度與農業(yè)銀行共建的“金融科技聯合創(chuàng)新實驗室”正式落成,雙方共同打造的“農行金融大腦”一期實驗室正式投產。

農行“金融大腦”正式亮相!智能金融的時代還遠嗎?

百度與農業(yè)銀行達成戰(zhàn)略合作,雙方確立通過共建“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以共建金融大腦為核心,客戶畫像、精準營銷、客戶信用評價、風險監(jiān)控、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六個方向應用的智能銀行體系。歷經半年時間,雙方完成了農行金融大腦一期工程的軟硬件搭建及部署。雙方在智能掌銀、信用分、智能營銷、交易反欺詐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合作,并陸續(xù)有創(chuàng)新成果落地。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百度和農業(yè)銀行的合作見證了技術賦能的優(yōu)勢,同時也在加速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yè)的融合進程,智能金融的時代或許已經來臨。

智能金融全方位賦能,成效顯著

2017年初,百度金融提出了“AI Fintech”概念,意在將百度最優(yōu)勢的AI技術與金融場景相結合,在智能獲客、身份識別、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領域進行探索和實踐。僅僅在過去一年,就有400多家機構接入百度智能金融解決方案。

以百度和農行的合作為例,雙方通過共建“金融科技聯合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形式,百度聯合農業(yè)銀行實現智能獲客、精準營銷、客戶信用評級、風控監(jiān)測、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服務。特別是在金融大腦的加持下,農業(yè)銀行將真正實現業(yè)務上的“兩升一降一控”:

“兩升”指通過對圖像識別、活體識別、語音語義等能力整合,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對復雜數據的處理能力、快速準確的機器學習能力,提升獲客和產品匹配的能力;

“一降”是指運用AI取代簡單重復的人工服務,降低運營成本;

“一控”是指運用大數據建模以及區(qū)塊鏈技術,實現客戶的信用評估、風險定價和資金匹配,進而控制金融風險。

百度和農業(yè)銀行的“開花結果”,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百度金融的全方位賦能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

一個是百度自身金融科技能力的打磨和驗證,比如百度金融大腦的感知引擎,融合了百度的人臉識別、活體驗證、 文字識別OCR、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NLP、語音合成等能力,形成了感知引擎公共模塊,為銀行提供“讀”、“看”、“聽”、“說”的智能化交互,幫助銀行不斷提升業(yè)務效率。

另一個是吸引了包括農業(yè)銀行、廣發(fā)銀行、南京銀行、中信銀行等在內的400多家合作伙伴,反向驗證了百度金融科技的開放態(tài)度。似乎不難猜測其中的原因所在,正如百度金融此前展示了”般若”的成績單:在信用領域,央行征信數據疊加百度大數據可以將客群的風險區(qū)分度提升13%;在反欺詐領域,百度已擁有過百億節(jié)點、六百億邊的運算能力,可以有效識別騙貸團隊……無不契合了當下金融領域的痛點。

而按照百度金融此前規(guī)劃“從2018年開始,將全面向金融機構輸出金融科技能力,為金融機構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共同踐行普惠金融!卑俣冉鹑诘某踔院鸵靶囊苍俅握蔑@,即推動金融業(yè)進入智能時代。

百度的陽謀:借助智能金融實現彎道超車

就目前來看,經歷了電子金融、線上金融之后,智能金融是金融業(yè)的最高級形態(tài)。不同于早期電子金融時代“點”到“線”發(fā)展和線上金融時代“線”到“面”變革,智能金融拓展了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智能金融的核心是“金融大腦”,通過對復雜數據的處理能力、快速準確的機器學習能力,建立合適的評分規(guī)則、決策體系,以實現客戶的信用、風險和資源配置,進而完成服務的場景化落地,降低商業(yè)成本。

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的觀點也直接透露了百度金融的陽謀,“人工智能最好、最具商業(yè)價值的落地場景是金融,人工智能技術現在就能使其發(fā)生真正變革的產業(yè)就是金融!

相比于傳統(tǒng)僅僅將金融業(yè)務線上化的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深入到金融的核心價值環(huán)節(jié),比如最為核心的風險定價,也是百度金融和農行達成戰(zhàn)略合作的原因之一。百度擁有數十億級的搜索數據、百億級的定位數據和圖像視頻數據,涵蓋了搜索、興趣愛好、地理位置等多個時空維度的信息,并且數據與金融機構差異性大,互補性強。此外,人工智能的大數據畫像技術還可以幫助銀行精確辨別客戶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

此外,根據百度金融和埃森哲聯合發(fā)布的《智能金融研究報告》顯示,智能金融呈現出“隨人、隨時、隨地、隨需”四大特征,從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層面暗示了智能金融的四個競爭方向:

1、自我學習的智能技術:人工智能之于智能金融的價值在于“感知—認知—自主決策—自我學習”的正循環(huán),不僅考驗了人工智能的技術能力,還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甚至是硬件層面的人機共融。

2、數據閉環(huán)的生態(tài)合作:智能金融企業(yè)的戰(zhàn)略重點從互聯網時代的業(yè)務閉環(huán)轉向實現數據閉環(huán),不再局限于滿足當前用戶需求的合作,自身的數據能力將成為未來行業(yè)合作的核心能力之一。

3、技術驅動的商業(yè)創(chuàng)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更多的是渠道的“遷移”,智能金融將人工智能和產業(yè)鏈深度結合,對“效率”有著更高的要求。

4、單客專享的產品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對每一個客戶的個人數據進行全面捕獲,并一一反映到產品配參和定價中,滿足未來金融服務的個性化選擇。

百度金融的發(fā)力點恰恰聚焦于此,除了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后盾,百度金融在生態(tài)合作方面一直走在行業(yè)前列,也是其彎道超車的重要籌碼。尤其在同銀行的合作方面,已然發(fā)展出了融合、共建和開放輸出三種行之有效的模式:與傳統(tǒng)機構合作設立子公司,比如百度和中信銀行聯合設立的百信銀行;與傳統(tǒng)銀行共同構建競爭力,實現優(yōu)勢互補,典型的就是百度和農業(yè)銀行的合作;以及百度金融科技對400+金融機構的賦能。

不難預見,百度金融和農業(yè)銀行的合作為智能金融打造了新的樣本和標準,雙方在未來還將不斷有新的項目落地,也不難猜測競爭對手們的效仿和跟風。至少科技公司和金融企業(yè)的關系不再是對抗,而是更廣泛的融合,金融機構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也讓用戶獲取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這才是金融科技的主旋律。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